“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上述论断主要说明了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
| C.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D.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
200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提升的实施意见》,继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后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省。
| A.信息产业 | B.动漫产业 | C.文化软实力 | D.经济竞争力 |
2009年9月15-18日,中共十七届国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A.反腐败 | B.党的建设 | C.发展农村经济 | D.增加农民收入 |
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
|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
2009年10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表明
| A.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 C.世界媒体峰会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 D.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应相互交流借鉴 |
2009年10月13日,我国羌年、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我国的羌年、剪纸、木偶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几近“濒危”。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这一工程的依据是
①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②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