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5~36 题。如图所示时间, A 河流域 ( )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
B.盛行西北风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紧叶茂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 |
B.① 处可能找到石油 |
C.③ 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
D.② 处比 ① 处更易被侵蚀 |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 B.②为技术 | C.③为劳动力 | D.④为原料 |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
D.发达地区向欠发过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B.旱涝灾害增多 |
C.某些物种灭绝 | D.土壤肥力下降 |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
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9~20题。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
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
我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月23日至4月1日访问了非洲喀麦隆、纳米比亚、南非三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3月30日访问了欧洲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瑞典四国,读图回答23~24题。
3月28日分别到达南非开普敦市和瑞典哥德堡市,当日受访国家和城市
A.瑞典、芬兰等三个国家有极昼 | B.比勒陀利亚受西风带控制 |
C.雅温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D.赫尔辛基和温得和克同时日出时间相差不大 |
访问期间,受访的七个国家的特点及地理现象正确的一组是
A.所临大洋包括四大洋 | B.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增长类型属传统型 |
C.春意盎然、冬小麦返青 | D.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在极点附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