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24-25题。扬州曾是我国著名的商业中心,但近代以来逐渐衰落,与衰落原因无关的是
A.京沪等铁路的修建 | B.京杭运河淤塞 |
C.黄河改道 | D.海上运输的发展 |
扬州的衰落体现了
A.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市布局和发展的影响 |
B.聚落必需沿铁路分布 |
C.沿河设城是南方城市布局的规律 |
D.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
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工业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产业素质显著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产业步入发展新时代。2011年,山西省在完成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长17.71%的同时,煤炭行业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循环化与高端化方向进军。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目标为8.5亿吨,力争达到9亿吨。该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D.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
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
B.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
C.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
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完成问题。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
B.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º~25º |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
读甲、乙两图,完成问题。影响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土壤 | C.降水 | D.地形 |
如要测量甲图中A山地的海拔高度,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该图为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注:流域是河流的汇水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流域界线的划分指标是
A.行政区界 | B.气候 | C.地形 | D.植被 |
图中400mm等雨量线最接近
A.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B.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界线 |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界线 |
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洪涝灾害 | B.荒漠化、水土流失 |
C.酸雨、水土流失 | D.荒漠化、酸雨 |
2011年第8号台风“洛坦”29日登陆海南,台风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该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回答问题。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技术 | D.“数字地球”系统 |
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