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恨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 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题。
蝶恋花
晏几道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试做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本诗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昌谷北园新笋·其一
(唐)李贺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这两首诗都使用了 的抒情手法。
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题。
眼儿媚
阮阅(北宋)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眼儿媚
石孝友(南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这两首词在用字方面都是连用叠字,表达效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前人评价石孝友的《眼儿媚》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请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