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据此回答1—2题。
图中序号表示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 |
| 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 |
| 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 |
| 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 |
下列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是正相关 |
|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
| C.面积为25×106平方千米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米 |
|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
2009年8月21日雅典发生的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5天,大火迫使上万居住在北部郊外的居民们逃离他们的家园。这是自2007年希腊发生特大森林大火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时隔几天,8月26日,美国洛杉矶东北方向约30公里处的天使国家森林又发生火灾。据此完成1-2题。雅典和洛杉矶远隔重洋,但几乎同时发生严重森林火灾,共同原因之一是
| A.两处地点8月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多 |
| B.两处地点8月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
| C.两处地点8月均受西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多 |
| D.两处地点8月均受西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
下列有关两处地点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8月份主要河流都进入汛期 |
| B.植被种类丰富,多高大的乔木,藤本植物密集 |
| C.由于地壳运动活跃,多发地震等灾害 |
| D.城市化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状况,回答24~25题。
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按纬度高低,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丁、乙、丙、甲 |
B.乙、甲、丁、丙 |
| C.甲、丙、乙、丁 | |
| D.甲、乙、丙、丁 |
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 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21~22题。
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10日—1 2日期问,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 2日的日出前后 |
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6~18题。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hPa)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
|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该经线可能是()
| A.30ºE | B.120ºE |
| C.100ºW | D.60ºW |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
|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
|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
|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12~15题。
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
|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
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 2时 |
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5° | B.N点的太阳高度为43.5° |
| C.M点处于极昼 |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
| A.北京时间为8日8时 | B.M点的经度为180° |
| C.伦敦夕阳西下 | D.悉尼港灯火通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