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3-5题。
图中大陆是
|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 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
|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 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
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 A.a>c | B.b>d | C.d>c | D.a>b |
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状况,表格为我国四个省区2007年能源消费情况,。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①—④所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 A.青海、广东、河南、四川 | B.青海、广东、四川、河南 |
| C.河南、广东、青海、四川 | D.广东、四川、河南、青海 |
上表和图10中数据表明,四个省区相比较
|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最多 |
B. 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首位 |
|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
|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最高,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
|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变化图”。读图回答。
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
|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
|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
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 A.农业 | B.工业 | C.商业 | D.旅游业 |
下表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
| 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
|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
| 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
|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
|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
|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
世界各国对图中反应的问题达成的共识是()
| A.修筑沿海防护工程 | B.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
| C.控制人口增长 | D.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