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长分布如甲图,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乙图。有四位同学围绕“下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如何” 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①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因为较长的鸟啄是生存所必需的
②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因为在树干汪处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③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能进化成较长的喙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 A.全部正确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全都不正确 |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先增殖分化成原红细胞,原红细胞再经3~4次有丝分裂,分化发育为成熟红细胞。由此可推断原红细胞
| A.无成形的细胞核 | B.有核物质无核膜 | 
| C.有成形的细胞核 | D.无核物质无核膜 | 
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应,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 
| B.能使反应物变成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 
|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 
| D.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 | 
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
A.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H]+O2 H2O | 
  
| B.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1)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含14C的细菌细胞 | 
| C.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胞,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在细胞内能检测到放射性 | 
| D.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含H218O | 
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 
|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 
|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0,产生少量的[H]和ATP | 
|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0,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