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然放射性元素铀的一个原子核中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中子;要经过_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___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 48.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21-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
偏差的原因是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求:

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动能的增加量△Ek=(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如下图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来,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经实验测得的几组和n如下表所示:

另外已测出砂轮转轴的直径为1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
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的关系式为
若测得脱离动力后砂轮的角速度为2.5rad/s,测它转过45圈时时的角速度为rad/s。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图(b)为实验得到的纸带, 图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测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间定量关系是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滑块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则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测得弹簧数据记录如下:
测得弹簧原长为=10cm

根据测得数据作出弹簧拉力F和弹簧总长的关系图象.
由所得图象写出F与的函数关系式.
F与弹簧的伸长Δ成什么关系?F与Δ的比值等于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