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道: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商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结起来。“某人”是()
A.洪秀全 | B.洪仁玕 | C.孙中山 | D.李鸿章 |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 | B.张之洞 | C.郑观应 | D.康有为 |
下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 B.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
C.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 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①《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③《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 | B.②③ | C.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