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
二战后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又此起彼伏。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
B.一超多强的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
C.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突出特点 |
D.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
某研究性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拟定了以下主题,这些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
D.苏东巨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种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的认识 |
B.国际关系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
C.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不结盟”的特点 |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然存在“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