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 |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代废丞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两种说法都有其当时的合理性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 |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 |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工商皆本”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 B.反对封建私有制 |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
“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适,虽伯夷叔齐同为淫辟。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糠”。李贽这段言论的核心思想是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 B.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
C.主张男女平等 | D.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