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如下表所示,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
T
C
G
U
35
0
30
42
15

A.(CH2O)+O2→CO2+H2O+能量
B.CO2+H2O→(CH2O)+O2
C.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D.mRNA→蛋白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情况下,不采取同位素进行探究性研究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B.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于水
C.证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D.证明参与分泌蛋白合成的结构

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可能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都理想),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
(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
(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