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 |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 D.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
2013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
D.盲鱼作为研究进化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
C.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