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示意平原地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地方时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1小时 | B.F1 、F2与ON之间的夹角相同 |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2点 |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
若该地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低纬度地区 | B.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
C.一定位于南半球 | D.一定位于东半球 |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问题。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
B.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
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
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
图中影响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
B.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
C.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
D.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
下表中人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问题:
云南 |
贵州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
人口(万人) |
4192 |
3710 |
3618 |
2543 |
510 |
GDP(亿元) |
1856 |
912 |
1488 |
932 |
238 |
铁路长度(km) |
1873 |
1654 |
1941 |
2323 |
1092 |
年降水量(mm) |
1000~1500 |
1100~1400 |
500~1000 |
30~860 |
20~700 |
面积(万km2) |
38 |
17 |
19 |
39 |
72 |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 B.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 D.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
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
B.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
C.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300元 |
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也居中 |
C.云、贵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 |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
读下面一封信,完成问题。
小华:你好!
离开家后,我坐上了当晚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车,现在的火车真快,路上没有经过其他省会城市,用了不到十个小时。下车时正赶上下雨,听说这里现在快进入雨季了。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阿强
2006年4月7日晚信中的“油料作物”是指 ( )
A.花生 | B.芝麻 | C.大豆 | D.油菜 |
下列果树适宜在阿强家乡种植的是( )
A.龙眼 | B.荔枝 | C.柑橘 | D.芒果 |
阿强所在省(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是()
A.鼓浪屿 | B.庐山 | C.衡山 | D.黄山 |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问题。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 | B.地形 | C.气候 | D.水文 |
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 B.较少占用耕地 |
C.缩短运营里程 | D.保护野生动物 |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
A.成都----上海 | B.杭州----上海 | C.武汉----广州 | D.兰州----北京 |
读图4,回答问题合理的棉纺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 )
A.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 B.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
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 D.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