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创伤。
面对罕见的自然灾害,有人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近1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累计投入2043.8亿元,12.6万个贫困村整体脱贫,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 11月底,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明确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行动、抓紧落实,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关键问题,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扶贫标准的提高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多少、收入分配公平性、社会生产目的等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其中两个因素的影响。
我国名为“地球深部探测”的“入地”探测已全面展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质勘探计划。这一计划集合了上千名科研人员,共实施大地电磁探测、地壳全元素探测等九个实验项目,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在深部探测计划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正在筹划详细揭示我国地壳结构的“地壳探测工程”,为保障资源供应、防灾减灾等提供全面的深部数据和信息。
(1)我国展开“入地”探测,获取地球深部数据和信息,能体现哲学上的哪对关系?
(2)请运用哲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展开“入地”探测?(选择唯物论或者认识论一个观点回答)
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走高,我国政府将抑制物价上涨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10月开始,政府措施显现效果,CPI开始明显回落。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请列举一项政府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该措施是如何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的?
下图为上海市市政府实事工程实施的流程图,请运用政治常识,根据下图,简要回答:
![]() |
(1)将上图字母所对应的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
(2)请从我国国家性质和政府建设目标的角度简要说明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实施流程的原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1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参加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的外方委员和代表时说:"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节能、降耗、可持续,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减少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低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某校同学开展了以"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某些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 式的不良影响,因而以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为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低碳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情境二:同学们通过搜集材料了解到,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迎接低碳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情境三:"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 、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
(3)"低碳一族"坚持了什么消费原则?我们应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