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一名参加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考生在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此考生所说“某人”指的是
A.梁启超 | B.达尔文 | C.林则徐 | D.严复 |
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
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 | 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 |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
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
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 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
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 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
据明万历《休宁县志·风俗》记载,安徽商人“藉怀轻赀遍游都会,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这说明明代
A.安徽人最善于经商 | B.区域商人集团形成 |
C.商业经济非常活跃 | D.各地经济差距较大 |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
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此变化反映了
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 B.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 |
C.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 | D.理学已成为封建主流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