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假设小张成为新当选的全车人大代表。阅读材料,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表一 我国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表二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注:从1978年开始的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超过9%和7%。
材料二:小张在人大会议期间,从网上看到有人说:人大和政府同属国家机构,因此应和政府保持一致,对政府的提议人大代表只需举手赞同就可以了,在网上他对该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
(1)小张在准备会议提案时须对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进行归纳,请你帮忙简单总结。
(2)小张在起草提案前调研时,认识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分配不公平”已成为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他决定向人大提交一份解决该社会问题的提案。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帮他在提案中列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
(3)材料二中,你认为小张驳斥网上错误观点用到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
请谈谈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可行性。
(2)结合我国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民族团结繁荣有何重要意义。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历史、国情、发展阶段和体制等因素制约,我国在教育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差距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质量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突出;社会成员通过教育改善自身命运的作用受到限制等等。
(1)运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参与教育改革,改变我国教育现状?
(2)结合政府职责的有关知识问答,为解决我国教育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做怎样的努力?
面对新形势给中国内政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外主动争取,积极作为;对内推进改革,提高治国理政水平。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动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 》载文指出 :当下中国,执政党正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都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正在成为新常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正在成为新常态。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