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 、 和 。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中游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
(2)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方面,简要说明干旱给我国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1)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歌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至少两方面的欣赏自然景观的要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小汽车里程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从阶段I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z,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2: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断流统计表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