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 |
B.![]() |
C.![]() |
D.![]() |
关于光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 |
B.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玻璃罩下的文物,可使文物更清晰 |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 |
D.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看正常发光的日光灯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
如图,曲线a和直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相邻车道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速度一时间(υ-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一样大 |
B.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C.在t2时刻,两车不可能相遇 |
D.在t3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
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υ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υ)表示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则下面各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温度T1、T2(T1<T2)下相同质量的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块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mg |
B.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Fsinα) |
C.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等于Fcosα |
D.木块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mg – Fsinα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C.饱和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 |
D.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