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该月份,①②两地相比较                                       
| A.① 地风力较大 | B.② 地风力较大 | 
| C.两地风力相当 | D.两地风力大小均取决于地面摩擦力 | 
③地该季节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关系。读“红三角”地区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造成大量返乡民工的滞留,滞留的民工主要是:
  A.通过铁路甲南下 B.通过铁路乙南下
  C.通过铁路甲北上 D.通过铁路乙北上
  11.“红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盐渍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化
  12.近年来“红三角”地区不断接纳“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
  A.IT产业 B.纺织服装制造业
  C.石油加工业 D.汽车制造业
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 B.地震 | C.水体污染 | D.噪声污染 |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从立夏(5月5日前后)至立秋(8月7日前后)
| A.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 
| C.是观赏北京香山红叶的最佳季节 | D.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 A.气温不断上升 |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 
|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 D.降水不断减少 | 
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 A.温暖湿润 | B.温暖干旱 | C.寒冷湿润 | D.寒冷干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