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5~36 题。
如图所示时间, A 河流域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 B.盛行西北风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紧叶茂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 | B.① 处可能找到石油 |
C.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 D.② 处比①处更易被侵蚀 |
图为我国某地区的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可能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A.山河相间 | B.中部高、四周低 |
C.东北高、西南低 | D.河网稠密 |
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江南丘陵 | D.横断山区 |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有关图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 | 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
C.甲图的实际范围大于乙图 | D.甲图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图 |
甲乙两国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长江 | B.亚马孙河 | C.湄公河 | D.密西西比河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光照不足
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
D.D、E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F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 B.便利的交通运输 |
C.丰富矿产资源 | D.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 |
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
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 D.未利用地增加 |
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②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