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


1890年
1913年
1933年
种植业、渔业、林业
68. 5
67. 0
64. 0
手工业
7. 7
7. 7
7. 4
现代制造业
0. 1
0. 6
2. 5
采矿业
0. 2
0. 3
0. 8
电力
0. 0
0. 0
0. 5
现代运输和商业
5. 1
4. 6
4. 0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①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 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 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C.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

A.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问:此事汝母知否?阿苏回: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
①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
②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③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
④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都已经提出了。下列观点与该说法一致的是( )

A.“五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彰显了彻底的反传统精神
C.“五四”是探索的延续
D.“五四”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