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一直处于联合国托管下。科索沃占人口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要求独立,但塞尔维亚方面坚决反对。在由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三方代表组成的“三驾马车”斡旋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代表今年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但没有取得成果。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2007年12月8日说,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的主要障碍。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 B.国际社会已就民族自决原则达成共识 |
| 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D.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不可调和 |
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在思想上最倾向于
| A.顽固派 |
| B.洋务派 |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近代史上,顽固派指责某人的思想主张是“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人物是
| A.魏源 | B.李鸿章 |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 A.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
| C.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 C.民主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