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处可见“洋货“ ,外国市场也是满眼的”MADE IN CHIN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为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以下同学发言中正确的有:
甲: “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乙: “经济全球化实际就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各国都无法置身其外。”
丙: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丁: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受益。”
A.丙 丁 | B.乙 丙 | C.甲 丁 | D.甲 丙 |
为保持经济活动在合理区间,2014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经济总量扩大而增加,赤字率稳定在2.1%。这表明我国
A.当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发展 |
B.国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财政收支平衡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
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 |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③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在《山中寡妇》中写道:“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句诗主要强调了税收的()
A.无偿性 | B.强制性 | C.固定性 | D.法制性 |
“如果把做大财富这个‘蛋糕’看做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这句话中“政府的责任”和“良知”分别指()
A.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
B.分配政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
C.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
D.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 |
五年来,中央财政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对中部地区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1.35万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318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63亿元,就业专项补助资金49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 768亿元,城市居民低保补助资金44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
①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财政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