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 |
|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
|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
| 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
如图是某种生物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 A.ABCd,1 | B.Aaaa,8 |
| C.AaBbCcDd,8 | D.BBBbDDdd,4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II4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
| C.II3是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
| D.若I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 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
|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
|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