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所包含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有
| A.传统文化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被抛弃 |
| B.新的文化必然会战胜和取代传统文化 |
| C.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
| D.不同时代的文化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2009年11月6日,在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贾庆林指出,我们热烈欢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据此回答21-22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在我国目前,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这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
因为
|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
| B.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只是短期存在 |
|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 D.非公有制经济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
下列提法符合上题哲学道理的做法有
| A.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 B.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
| C.因材施教 | D.牵牛要牵牛鼻子 |
2010年元月,寒潮席卷大半个中国。在极寒气候中,抗寒耐冻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损失较小。有关专家指出,柑橘选种,必须因地制宜。这告诉我们
| A.办事情必须正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
| B.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
|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
| D.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
|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
由于连日暴雪,2010年1月3日晚,由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客运列车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商都县。在3000多名救援人员的努力下,经过30多个小时的紧急救援,被困在车上的1400名乘客全部安全获救。据此回答16-17题。这一事故救援过程是
①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 ④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寒潮雪灾面前,救援人员展示出来的奉献精神,将成为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因为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 B.精神的力量大于物质力量 |
| C.自然灾害是可以消除的 |
|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