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上午10时,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言谈中,总理多次提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其中最让我们感觉温暖并视为经典的表述是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时说的那段话——“……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制度、法令中,既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能推进公平正义的是 ( )
①世卿世禄制 ②均田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二战后,丘吉尔在中立国瑞士发表了一篇演讲 《欧洲的悲剧》。文中,丘吉尔极力呼吁欧洲各国捐弃前嫌,携手共渡难关。丘吉尔认为,欧洲要想从势如累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建一个欧洲大家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丘吉尔极力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
B.丘吉尔主张和苏联一道建设欧洲大家庭 |
C.这一反思和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 |
D.表明丘吉尔反对冷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是立法机关 | B.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
C.议院由两院组成 | D.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
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