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一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B.与C一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
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
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
某女士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他们夫妇均是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该女士孕育的双胞胎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分别是
A.1/4和7/16 | B.1/2和7/32 |
C.1/4和9/16 | D.1/2和7/16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种群所有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
B.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C.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
D.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 |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I、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2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