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其余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

S—T之间的海域的洋流是                                       (   )

A.本格拉寒流 B.莫桑比克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季风洋流

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P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植被⑦所在的自然带是

A.山地垂直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导致植被①东西两坡面积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暖流 C.地形与信风 D.海陆分布

下图为我国受地形影响的日照时数(即地形对太阳照射光线的遮挡导致减少的日照时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 B.大兴安岭比东北平原的日照时数大
C.内蒙古高原比云贵高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大 D.华北平原对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

A处数值大的原因可能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B.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C.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D.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2013年12月上旬甲、乙两个 PM2.5观测站日观测数据平均值曲线图,下列有关甲、乙两个观测点的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A.甲位于工业区内、乙位于城市主干道旁
B.甲位于商业区内、乙位于住宅区内
C.甲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乙位于城市风景区内
D.甲位于住宅区内、乙位于商业区内

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1%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5973
45565
5.78%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2002~2012年间,我国

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表格中数据反映突出的问题是

A.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成员在11月份在某地测得某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该地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暖锋降水天气 B.晴朗天气   
C.强对流天气   D.强台风天气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南美洲南部 B.非洲南部
C.亚洲南部 D.欧洲南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