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48-50题。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读下图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间横线为等高面,正确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间 |
日地距离 |
角速度 |
线速度 |
||||
1月初(近日点) |
1.471亿km |
61′/d |
30.3km/s |
||||
7月初(远日点) |
1.521亿km |
57′/d |
29.3km/s
|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该城市的经度为
A.123.5°E | B.112.5°E | C.127.5°E | D.135°E |
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
A.西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东北方向 |
该日,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 | B.南回归线 |
C.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 D.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
下图是三地的日照时数年变化图,从图中可知:
A.地理位置由南往北依次是①③② |
B.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 |
C.纬度由低到高分别是③②① |
D.四季变化逐渐明显的是①②③ |
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①木星②金星③海王星④火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