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48-50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的一部分。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读图,完成下题。
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 A.一路正西 | B.先东南,后东北 |
| C.先东北,后东南 | D.先西南,后西北 |
飞机飞行的距离为()
| A.3 330 km | B.小于3 330 km |
| C.6 660 km | D.大于6 660 km |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
|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
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
|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单位:℃),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地势 | D.大气环流 |
图中,a、b两处的气温
| A.a<28℃、b>16℃ | B.a>28℃、b>16℃ |
| C.a>28℃、b<16℃ | D.a<28℃、b<16℃ |
馕不只是新疆人的传统食物,当我们把视线扩展时,从“簿馕饮食带示意图”可以发现相似的簿馕食俗。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簿馕饮食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A.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 | B.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
| C.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 D.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
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有()
①地中海式农业 ②游牧业 ③乳畜业④旱作农业 ⑤热带种植园农业 ⑥季风水田农业
|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该饮食带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 B.佛教 |
| C.伊斯兰教 | D.犹太教 |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 B.5° | C.8° | D.10° |
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
|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
|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
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 B.河北省、山西省 |
| C.落叶林带、草原带 | D.外流区、内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