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