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该观点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最终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
C.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D.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的重要文献。对《资政新篇》先进思想的正确评价是( )

A.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民主政体
B.香港居留期间受西方文明影响而萌发
C.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经验
D.具有鲜明的救亡图存意识

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 )

A.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