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在调查一块大麦田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发现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巴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鸟和鼠类等动物活动,并研究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大麦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其中生产者有 。
(2)大麦快成熟时,农民会在麦田竖几个“稻草人”以驱赶鸟,这是利用了 信息。
(3)若某种食草昆虫只摄食大麦和狗尾草且比例是4:1,则仅以该昆虫为食的青蛙增加1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大麦 克。
(4)某些植物根能自然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称为他感作用。同学们为了验证大麦对狗尾草有他感作用,他们用含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甲)、已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乙)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别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第二步:A组用甲液培养,B组用乙液培养,光照、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B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如A组。
由此得出结论:大麦的根部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具有他感作用。
老师认为不足以得出此结论,
①请你说明理由: 。②请简要写出改进方案: 。③写出两项具体的检测指标: 。
下表为某校生物课外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试验记录:
项目 |
水源 |
水量 |
水温 |
水深 |
蛙卵数 |
孵化天数 |
孵出蝌蚪数 |
A组 |
池塘水 |
500mL |
22~25℃ |
5cm |
250 |
4 |
245 |
B组 |
自来水 |
500mL |
13℃ |
20cm |
250 |
8 |
165 |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是①;②;③。
(2)如果B组的孵化温度改为22~25℃,再采取哪些适当措施可以提高B组的孵化率?
①。②。
(3)利用A组孵化出的蝌蚪多条,再提供玻璃缸两个、甲状腺激素制剂少量、池塘水及蝌蚪饲料(含正常发育所需甲状腺激素),请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作用。
步骤1。步骤2。步骤3。
用一个小纸盒、三株生长在培养皿中的2cm高的玉米苗、透明纸套、黑色环套、黑色不透明小纸套各一个、一盏100w的台灯,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装置,验证玉米幼苗胚芽鞘对光敏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并给出实验装置图和预测的实验结果图。
如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 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图解。
(2)该实验是在 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 的化学成分。
(3)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
(4)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
(5)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中加入DNA酶的目的是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6)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
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完成下列问题:
(1)钴60的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 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杂交一
P♀非高产、优质、抗盐×♂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
F1高产、优质、抗盐
↓
F2高产、优质、抗盐:高产、优质、抗盐:高产、非优质、抗盐:非高产、非优质、抗盐
9: 3: 3: 1
杂交二
P♀高产、非优质、不抗盐×♂非高产、优质、抗盐
↓
F1高产、优质、不抗盐
↓
F2高产、优质、不抗盐:非高产、优质、不抗盐:高产、非优质、不抗盐:非高产、非优质、不抗盐
9: 3: 3: 1
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 (“能”或“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 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选择 和 杂交。预期结果: 。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与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细胞分裂间期是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物质积累的过程。
(1)在DNA的复制过程中,DNA在 的作用下,双螺旋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并以每一条单链为模板,采用 复制方式合成子代DNA分子。
(2)某基因中的一段序列为……TATGAGCTCGAGTAT……。据下表提供的遗传密码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密码子 |
CAC |
UAU |
AUA |
CUC |
GUG |
UCC |
GAG |
氨基酸 |
组氨酸 |
酪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
缬氨酸 |
丝氨酸 |
谷氨酸 |
(3)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从间期进入前期,除了核膜、核仁消失外,在显微镜下还可观察到 和 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