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一电文中说:“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电报内容反映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A.美德和人性两者不可兼而有之 B.追求理性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C.道德感化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 D.美德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下图为某人的日记节选,时间为1927年1月,此人最有可能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蒋介石 D.孙中山

下表是1912—1931年中国在中日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性质与比重(单位:%)表。关于表格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食品
工业原料
工业制成品
输出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输入
1912
4.1
16.4
93.1
39.6
2.1
39.9
1924
7.1
15.3
88.7
27.9
2.3
54.8
1931
8.5
17.9
89.3
17.9
1.6
61.4

A.中国的食品类消费呈现下降趋势
B.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这一时期的贸易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
D.这一时期中日贸易中日本占据优势

史学家钱穆指出:“历史范围过广,苟非先立一研寻之目标,以为探讨之准绳,则史料尽如一堆流水账,将见其搜之不胜搜,将终无系统可言。”作者在这里主张

A.注重史料的搜集考订 B.历史研究要注重系统性
C.重视历史理论的学习 D.尊重不同的历史观点

下表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言论,对表格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英国《北华捷报》
1862年
太平军大肆破坏市场、摧残市场,是血腥的十字军。
毛泽东
1939年
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总计有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A.英国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B.毛泽东从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地位这一角度评价
C.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D.两者评价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