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冲锋舟解救被困在正对岸的群众,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冲锋舟在静水中的航速恒定。冲锋舟船头指向上游与江岸夹某一角度θ(锐角)行驶,以最短距离到达了正对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冲锋舟在静水中的航速一定大于水流速度 |
B.水流速度越大,θ角越大 |
C.水流速度越小,渡江时间越短 |
D.渡江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 |
如图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
(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 kΩ,I1、I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 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 mA |
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 V,副线圈中的电流10.0 mA |
C.I1<I2 |
D.I1>I2 |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
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
C.将绿光换为红光 |
D.将绿光换为紫光 |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
B.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的内容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一直都只是两个假设 |
C.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可以类比机械波中的横波的波动特点说明光是横波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关于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
B.实验中小车和木板间存在摩擦,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 |
C.实验中应先释放小车后通电 |
D.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用保持一致 |
如图所示,在斜面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垂直斜面有一固定挡板。现有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速度v0从P点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P点距离挡板距离为L,物块与挡板碰撞时无能量损失,不计空气阻力,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的动能为![]() |
B.第一次与挡板碰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一定小于L |
C.从开始到物块静止,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
D.物块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