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取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依次用、b、c、d、
表示,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依次粘在xoy坐标系中,纸带不重叠。
(1)若在坐标系中作出一条图线,如图所示实斜线,由此可判断纸带做 直线运动。(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
(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加速度为 m/s2。
(3)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2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 段纸带的长度(填纸带的标号)。
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A. B.
C.
D.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测出小车的质量
;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
,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
、
。
(1)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下表:
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B、C、D中的__________;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_____________。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长木板上,并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托盘相连,滑块右端连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开始时,托盘中放少许砝码,释放滑块,通过纸带记录的数据,得到图线 a。然后在托盘上添加一个质量为 m =" 0.05" kg 的砝码,再进行实验,得到图线 b。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存在摩擦,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绳中的拉力近似等于托盘和所加砝码的重力之和,g取10m/s2 ,则
(1)通过图象可以得出,先后两次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
(2)根据图象,可计算滑块的质量为kg。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3V,0.2A”字样,现要测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1KΩ)
B、电压表(0-15V,内阻Ω)
C、电流表(0-0.3A,内阻2Ω)
D、电流表(0-0.6A,内阻0.5Ω)
E、滑动变阻器(10Ω,1A)
F、滑动变阻哭器(1000Ω,0.5A)
G、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另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只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流、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一个定值电阻,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现需要测量其阻值。给出的实验器材有:
电池组E电动势9V,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量程0—10V,内阻20KΩ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约为4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700Ω,额定电流0.3A
电键S、导线若干
如图所示有两种电路可供选择。
测量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所用电流表应为(填代号),滑动变阻器应为(填代号)。实验中应选用图所示电路图。
图中所示器材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开关S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U/V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I/A |
0.10 |
0.16 |
0.20 |
0.23 |
0.25 |
0.26 |
0.27 |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