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及“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回答7~8题。
地区 |
总人口 |
地区生产总值 |
粮食产量(万吨) |
城市人口 |
||
人数(万) |
占比 |
数值(亿元) |
占比 |
数量(万) |
||
全省 |
7624.50 |
1 |
25532.91 |
1 |
3125.05 |
4056.23 |
苏南 |
2959.80 |
0.39 |
15931.09 |
0.62 |
463.53 |
1996.99 |
苏中 |
1621.93 |
0.21 |
4625.59 |
0.18 |
810.16 |
790.81 |
苏北 |
3042.77 |
0.40 |
4976.23 |
0.19 |
1851.35 |
1268.42 |
苏南、苏中、苏北相比,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均粮食产量低 |
B.苏北城市化水平高 |
C.苏中离上海发达地区都市圈最远 |
D.苏南经济发达 |
图例中方向①②分别表示( )
A.人口流动产业转移 |
B.产业转移人口流动 |
C.粮食运输煤炭运输 |
D.煤炭运输粮食运输 |
该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②晴朗无云的夜晚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⑤暖锋过境⑥连续阴雨
A.①④ | B.③⑥ | C.②③ | D.⑤⑥ |
图2—2中气流运动是由热力原因引起的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 B.b、d、c、a |
C.a、c、b、d | D.d、c、b、a |
北半球1月份位于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B.蒙古—西伯利亚低压 |
C.阿留申低压 | D.夏威仪高压 |
根据图2-4判断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 B.气旋造成 | C.冷锋造成 | D.暖锋造成 |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
①受低压的影响②受高压的影响③受气旋的影响④受反气旋的影响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