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院士、长春应化所汪尔康研究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模拟生物膜体系的生物电化学研究”,日前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基金委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成果,对生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属于生物膜,并且是双层膜结构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但不会改变其通透性 |
C.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细胞膜上的糖被有关 |
D.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应该与生物膜上的带电粒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 |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
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
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
在神经系统影响下,机体内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也会有所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 |
B.寒冷时,可促进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C.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增加时,该激素刺激垂体分泌某种激素也会增加 |
D.甲状腺活动的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这种调节可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相对稳定 |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