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偶然
王奎山
有一天,退休干部老乔外出散步,走到西三环路那里,偶然在路边发现了一块涂了白漆的水泥牌,上面写着如下几句话:国防光缆责任大,神州发射需要它。党政军民离不了,保护光缆靠大家。在光缆附近施工请联系,×××通信传输局,联系人胡军,联系电话133××××5387。很显然,神州的“州”字错了,应为“舟”。想到这里,老乔马上掏出手机,给那个叫胡军的人打了个电话。喂,你是通信传输局的胡军吗?我是胡军,你哪位?我是一名退休干部。是这样,我正在西三环路散步,发现这里一个水泥牌上面写有保护国防光缆的告示,是你们搞的吧?对,是我们搞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保护国防光缆的自觉性。这我知道。我是说,那上面有个错别字,神州的“州”应该是舟船的“舟”。是吗?我倒是没有注意。应该改过来。这里是西三环路,许多外省市的汽车都从这里经过,让别人看到了,有损我市的形象。是的是的,谢谢你的提醒,也谢谢你的建议,我们一定尽快改过来。
然而,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改过来。老乔就有些意见。不就是个错别字的事,能有多难呢?老乔想不通,就又给那个胡军打了个电话。喂,你是胡军吗?对,我是胡军。你哪位?我是一名退休干部。你可能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我曾给你打过一次电话,说过西三环路水泥牌上错别字的事,你还记得吧?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是这样,这一段,我们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三城联创”活动抓得很紧,天天打扫卫生什么‘的。“三城联创”活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公开场合书写错别字实际上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的是的,你说得非常对,我们一定马上改正,马上改正。
又过了一个多月,“州”字还是没有改正过来。老乔明白,光找那个胡军,恐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于是,他查到了通信传输局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又把电话打到了局办公室。老乔把他发现水泥牌上错别字的事以及和胡军联系的经过对通信传输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讲了。对方耐心地听完他的话之后,非常客气地说,谢谢您老同志,谢谢您对我们的批评,我们一定以您的批评为动力,认真改进我们的工作。我并没有批评你们,我只是指出你们的一个错别字——把那个字改正过来就行了,非常简单。对方尴尬地笑笑,是的是的,是非常简单,我们马上改正。
可是,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那个“州”字仍然没有改正。老乔只有苦笑,觉得简直是无话可说。老乔过去也是权倾一方的要害人物,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没想到,今天却连一个小小的错别字都奈何不得。看起来,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老乔第三次拨通了胡军的手机。喂,你是胡军吗?对,我是胡军,你哪位?我是给你打过两次电话的那名退休干部。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还是想说那个错别字的事吧?是的,还是那个事。老同志,我想问你一件事。什么事?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一个月拿多少钱?这个,与咱们所说的事有联系吗?有联系的有联系的,世上什么事都是有联系的呢。如果你真想知道的话,告诉你也无所谓,我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多……多少?两千五百决左右。你知道我一个月拿多少钱吗?告诉你,我一个月是七百块。这是啥概念呢?就是说,你见天吃完饭,啥事没有,出去转转,打打麻将,下下象棋,到了月底就能拿到比我多几倍的工资。我呢,像个孙子似的,是个人都能支使我,是个人都能训斥我。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只能拿不到你三分之一的工资。这事我也没有办法,这是制度的问题,你的处境我非常同情。同情管个屁用!……你这个人,怎么骂人呢?我就是骂你!你还把电话打到我们领导那里。老子告诉你,你别说打到我们领导那里,你就是把电话打到市委书记那里,老子也不怕。有本事你就去告吧!……
相关链接:【本报讯】昨日,在西三环路某段,退休干部乔××外出锻炼的时候,因突发脑溢血栽倒在地。后来,虽经路人发现,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救护车赶到的时候,乔××还是停止7呼吸。由于迟迟不能查明死者的身份,家属晚上八点才赶到医院。
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佩戴身份卡,以防不测……
这篇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
根据小说的内容,请概括老乔的形象特点。
将人物对话去掉双引号直接作为叙述语言的一部_分,是小小说作家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这篇小说,作者把人物的对话语言处理成小说的叙述语言。这样处理有着怎样的妙处?请从其对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和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等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无巧不成书。”这篇小小说中有很多的“偶然”,水泥牌“偶然’’出现错别字,老乔“偶然”发现,老乔“偶然”身亡,“偶然”的一个的错别字始终得不到改正……本文中的“偶然”能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联系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加以探究。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
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廖小文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感动观众和读者的,只能是深刻的内容和思想,而这其中必然会有深深的现实烙印。关注现实,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和期待,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文艺作品成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早已存在。但是后来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脱离现实、解构现实成为一些文艺作品的习惯表达,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其中有的是属于不同文艺流派的独特呈现,而更多则是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导致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和品性。一些文艺家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政治文艺的代名词,关注现实就是贴上了政治标签。出于对政治的敏感甚至是反感,他们对现实主义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转而推崇所谓的“纯文艺”,认为唯美是文艺的唯一本质、终极功能,将文艺与社会、历史、人文割裂开来,贬斥文艺审美之外的一切作用。于是热衷于凡庸的生活碎片的叙述,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沉迷于人生种种黑暗、绝望、丑陋、龌龊的书写。关注“自我”,突出本能,一味追求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表达,不再描写深刻和崇高,不再表达理想和信念,陷入非理性的泥淖。
关注现实是一种创作态度,而不是政治立场。中国的文学艺术受政治的影响颇深。一段时间,文艺作品的真实程度变成了对政治真理的信仰程度,简单直白式的“宣教式”创作手法取代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一些文艺家深受其害。但是,政治永远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作为文艺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张扬文艺“美”的纯粹性,文艺必然迷失方向。把文艺同现实生活和美育教化完全对立起来,使文艺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文艺就只能由政治化的极端坠入非理性的深渊。而当文艺作品不再关注人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不再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的时候,最终,人民也会逐渐丧失对文学艺术的信任、崇拜和敬畏之心。
作为文艺家还应该理性的认识到,文艺家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永远不可能超离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制约而绝对独立和自由。一味追求绝对独立和自由,其结果只能是与整个社会隔离甚至于对立,只能是自我孤立。社会发展需要一切美好事物的推动,人们生活需要一切美好愿景的支撑。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民期盼文艺家带来的不是过分渲染生活的苦难和丑陋。文艺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发现、提炼现实生活的美,进而以美的创造为人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一缕生机,为精神的缺失撑起一个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文艺家要关注到这个现实,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选自2011年8月1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现实主义”和“唯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创作就是要从现 实生活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从而表达理想和信念。
B.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从而使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C.一些文艺家往往将唯美与现实相割裂,在自我和本能上下功夫,认为唯美才是文艺唯一本质。
D.现实主义同样需要去发现美创造美,文艺和现实不应对立,而且文艺应该关注现实。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想感动人,既要关注现实,又要做到唯美,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众多读者。
B.现实非政治,政治只是现实的诸多要素之一,文艺家不要因曾受其害就拒绝它。
C.人们对文艺 的信任、崇拜和敬畏,往往取决于文艺作品是否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望。
D.表达理想和信念还是一味追求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则是评判文艺作品高下的标准。

根据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方法的现状来看,脱离现实,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可能把文艺带入泥淖之中。
B.“纯文艺”的观点认为唯美是唯一的,这就易导致为了片面追求美,而排斥现实,脱离现实,抛弃现实。
C.政治永远只是现 实的一部分,倘若文艺把现实看做政治,那么文艺就只能成为政治的教科书和传声筒。
D.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现实中供给人们精神食粮,因此他们也是精神缺失的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消失的故乡
谢 冕
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述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第九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技的进步把人类的种种幻想变成现实,上古时代异想天开的“造人”神话,将在当代科学家手中实现。以人造肌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类人机器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科学家发现,非金属材料能在电流的作用下运动,于是产生了制造人造肌肉的构想。研究证明,通过电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动伸缩和弯曲,从而可用来制造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制成,是把管状导电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在管内注入特殊液体,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释放出离子,这种复合体在电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缩动作。通过控制电流强弱调整离子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改变它的伸缩性。相反,通过改变复合体的形状也可以产生电。
人造肌肉具备人体肌肉的功能。在人造肌肉中,一根直径为0.25毫米的管状导电塑料可承重20克,相同的体积,人造肌肉比人体肌肉的力量强壮10倍。传统引擎驱动的机器人,除了关节之外,四肢没有任何可以活动的关联处,能量上自然是捉襟见肘。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机器人四肢就会更加发达,能将分子能量的70% 转化为物理能量,其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引擎机器人。近年来,一种名为Birod的生物机器人已问世,它可以负载超过自身许多倍的重量。科学家正在研制用于未来士兵装备的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一旦装入手套、制服和军靴,士兵就会有超人的力量,举重物、跳过高墙均不在话下。
利用人造肌肉可以发电的原理,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脚后跟”发电机,即把人造肌肉安装在军靴的鞋跟上,通过步行、跑步等运动就能发电。未来,凡是需要小型电动引擎的制造业,人造肌肉都有用武之地。
人造肌肉灵活柔软,还可以用来制造医用导管和在救灾中大显身手的蛇形机器人。目前已经有了利用人造肌肉制成的机器鱼,它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与真鱼没什么差别,“耐力”可保持半年时间。机器鱼既没有马达、机轴、齿轮等机械装置,也没有电池,完全是靠伸缩自如的高分子材料自行驱动。
下列对“人造肌肉”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造肌肉可使高分子材料自动伸缩和弯曲。
B.人造肌肉的伸缩程度在电流发生变化时可以发生变化。
C.人造肌肉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其伸缩动作所产生的能量。
D.人造肌肉比人体肌肉力量更强,从而具有比人体肌肉更好的性能。

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造肌肉的特征是可自动伸缩和弯曲,在自动伸缩和弯曲时产生电。
B.装有人造肌肉的机器人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因为人造肌肉具有灵活性。
C.装有人造肌肉的机器人四肢更发达,其功率比传统引擎驱动的机器人的功率大。
D.人造肌肉使类人机器人在军事和民用方面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的离子数量与人造肌肉的伸缩程度有关。
B.采用了人造肌肉的机器人能将分子能量转化为物理能量,能自行驱动和负重。
C.未来装有人造肌肉的军靴既可使士兵具有强大的力量,又可充当小型发电机。
D.用人造肌肉制成的机器鱼,可以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游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一种爱像海绵
李丹崖
男人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耷拉着脑袋,他不敢目视前方,生怕遇见熟人,问他为什么没去上班。男人失业几天了,在街上转了几天,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
他是多么需要一份工作啊!老婆三年前就下岗了,一个人在小区门口靠支了一个水果摊贴补家用,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他来供应。儿子的成绩一直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更令他骄傲的是,儿子写得一手好作文,每次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回到家里,儿子还亲自朗读第二遍,给他和妻子听。听儿子朗读作文就变成了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他心里清楚,儿子的作文成绩这么好,除去儿子自身的天分外,还与他每月都给儿子买一本童话杂志有关,那些童话或多或少地启发了儿子的想象力,让儿子总能语出惊人。如今,连工作也丢了,恐怕10元一本的童话杂志今后也要给儿子“断奶”了。
不!绝对不能!这种想法刚一在脑海里打了个转儿,就立马被自己推翻了。自己心里再苦,也不能表现在儿子身上。想到这里,他咬咬牙,从报刊亭买了最新一期的童话杂志。
他一路想了很久,该怎样对家人说呢?没办法,只有再瞒一天了,明天继续想办法。这样想着,男人掏出了钥匙。
刚刚推开家门,儿子就冲过来抱住了他,大声说:“爸爸,你回来了,我的作文又被当成范文朗读了,来,我读给你听!”妻子则从厨房里端着一碟菜走了出来,说赶紧洗洗手吃饭吧。于是,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地吃起了晚饭。
晚饭后,儿子开始给他朗读自己的作文《水在爸爸的肩头“唱歌”》。在这篇作文中,儿子这样写道:“我非常希望能像张明一样,有一个做送水工的父亲。每一个父亲的肩膀,都曾是儿子的‘战场’,如今,孩子长大了,爸爸扛起一桶水,像扛起张明一样,咣当咣当的水花声,调皮地在自己的肩头‘唱歌’,这样的肩膀很健硕,这样的肩膀不寂寞。”
他灵机一动,儿子的作文正提醒了他,他恰巧可以趁此机会做一个送水工,苦是苦了点,但是,孩子乐意,又能下得了台,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二天下班,他是满面笑容地扛着一桶水走进家门的,儿子高兴地向他竖起大拇指说:“爸爸真棒!”妻子也笑容可掬地拧了—下儿子的小脸说:“看,爸爸多疼你,为了满足你的愿望,把自己的工作都辞了!”  
儿子的眼泪,直在眼圈打转儿。他赶紧呵斥妻子:“说什么呢?看,都把孩子给弄哭了。”
“爸爸,我这不是哭,我这是高兴。”儿子擦干眼泪说。尽管男人很累,但是,男人觉得很满足,妻子和儿子没有发现一丝异常的迹象。男人从此就开始当了一名送水工,一干就是一年半。一年半后,他贷款在儿子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饭馆,由于靠近学区,生意逐渐做得风生水起,日子也逐渐过得殷实起来。
一天清晨,饭馆刚刚开门,邮递员就送来了一个厚厚的信封。信封上写着儿子的名字,拆开一看,才知道是儿子的作文发表了。顾不上准备饭菜,他就迫不及待地看起儿子的作文来。儿子的这篇作文题为“有一种爱像海绵”。文章没看完,他的泪就汩汩地挂满了双颊。儿子的作文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年以来,我和妈妈一直为自己那篇造假的作文感到不安,好在爸爸没有发现什么,只是每次看到爸爸被汗水浸透的背心,我就会禁不住一阵阵心酸。我一直感觉,爸爸就像一块海绵……
(《微型小说选刊》 2010年第9期,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父亲下岗后,刻意对家人隐瞒了他下岗的事,以免家人担心,他想尽快找一个工作,支撑起这个困难的家。
B.妻子和孩子并没有知道父亲下岗的事,父亲成功地骗过了家人,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地吃起了晚饭。
C.父亲心里清楚,他从小给孩子买童话杂志对孩子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他决定继续买这本杂志的原因。
D.儿子在作文中写到张明有一个做送水工的父亲,他很羡慕。表明他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够去做送水工。

E.儿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做了送水工,心里其实不太高兴,但他很懂事,他怕父亲会伤心,所以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说中的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儿子的“作文”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师的由来
(法)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太可惜了。”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
“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没成名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来了。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她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蛮好。”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个字。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不是肖像,而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章。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悲的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和吹捧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烟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高明!真高明!但是,杜什,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
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妙哉!”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画室里的人慢慢走空,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地说:“哎,老兄,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蠢货……”“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据罗新璋译文删改)
小说中的比埃·杜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文中多次出现“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这篇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