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的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④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
|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C.中国共产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
| D.中国共产党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领导阶级 | B.革命性质 |
| C.群众基础 | D.民族主义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 )
|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
|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
|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
|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
|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 C.袁世凯复辟帝制 |
|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
| A.武装革命 | B.无产阶级革命 |
| C.民族革命 | D.国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