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之际.地处东南山区的徽州由于未遭金军的蹂躏,故在靖康之乱后,有大批的移民迁入。加上人口的自然繁殖,徽州人多地少的现象日益严重,南宋时已有大量徽州人迁移到长江沿岸地区,“比年(淳熙前后)多徙舒、池、无为界中”。
到了明清,人地矛盾愈益紧张,故小民“能以生业著於地者,什不获一,……其势不得不散而求食于四方。于是乎移民而出,非生而善贾也”,明清时期的徽州成了一个高移民输出地区,史籍记载,“九州四海尽皆歙客,即寄籍者十之五六”,徽州商帮因此蜚声远近。
材料二 吴章,(安徽)休宁人,从小跟随父亲吴道遐侨居杭州,后到常山经营盐业,便入籍常山,“性慷慨,好行其德,旱则施粥,冬尝给棉,设姜茶,济贫乏,行事有足称者”。徽商及其后裔入籍当地,入试登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衢州府的文化发展。
——材料一、二均摘自祝碧衡《论明清徽商在浙江衢、严二府的活动》
材料三  2010年6月20日~23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届徽商大会以“承接转移、创新共赢”为主题,实际揽资1200亿元,到会客商3757人, 参观展馆人数近10万人次,取得了丰硕成果。
——摘自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网站
(1)依据材料一,归纳在徽州形成商帮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了徽商的哪些特点?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的宪法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古代文明中自然法的观念,来源于英国近代的普通法传统。不仅美国第一代领导人制宪时受英国普通法传统的影响,第二代领导人在巩固宪政方面也从中汲取不少养分。
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顺利之后,在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他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任东来、陈伟、孙庆等编著《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材料二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以后于1787年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作为制宪会议代表的55名制宪者简况如下:
制宪会议代表概况

代表们职业
多为律师、种植园主、商人、教授、医生
个人履历
46人曾任殖民地或州议会议员,42人是大陆会议代表,28人是邦联国会议员,7人曾任总督或州长。
受教育情况
31人受过大学教育,30人是律师,2人是学院院长,3人是教授,10人当过教师,9人在外国读过书。

——引自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
材料三“这部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他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
——引自马克斯·法仑德《设计宪法》
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
联邦制和三权分立都用于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在美国的体制中,不论是联邦政权还是州政权或是联邦制中某个组成部分,都不应获得全部的国家权力。……
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必须时时注意个人自由的保护。
——引自宋鲁郑《美国宪法起草揭秘及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古代文明中自然法的观念的核心”、“英国近代的普通法传统”主要指什么?
(2)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订过程中还接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念?
(3)根据材料四中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有关内容,分析其两个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订过程中体现出什么特征?

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通常在隆重的集会、国际外交仪式等重要场合演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是我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国歌名为《巩金瓯》。由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皇室成员傅侗作曲。
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由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
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 1949年春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歌曲在大会上进行演奏。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以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材料四 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决定将原来的“奏国歌”改为“唱国歌”。由此国歌歌词是否要修改的问题也成了政协委员们的讨论话题。对此,著名主持人倪萍委员在2009年政协会议上直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迎来幸福的今天,那段历史不可磨灭,需要我们永世铭记在心。我认为歌词没有过时,也没有更好的词语能代替它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清政府和中华民国国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结合史实说明其意图是否实现?
(2)结合材料三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以这首歌作为国歌?
(3)结合材料四,说明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有何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20世纪60——80年代及20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各个时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怎样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3年4月,在一些原日军将校的精心策划下,桥本光治以《东史郎日记》记述“不实”,“毁损名誉”为由,状告东史郎、青木书店和该书编辑下里正树。东京地方法院经过三年的审理,判处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尽管东史郎等一再上诉,日本最高法院仍裁定为败诉。
材料二:2000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
材料三:2001年和2005年,日本政府先后两次批准了由日本右翼学者篡改的历史教科书,肆无忌惮地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掩盖其滔天罪行,甚至美化其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谴责。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占领当局出于其侵略政策的需要,不仅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还陆续释放了一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战争罪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现代知识,分析日本出现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战争罪行的历史原因。
(2)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西南经济区域、成渝都市区都是以重庆、成都为中心。
请回答:
(1)战国时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所产蜀锦,遐迩闻名,益州的商贸活动较为兴盛;唐代,成都物产富饶,有“扬一益二”的美誉。请概括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材料 1877年,在四川总督丁宝桢的支持下,四川机器局于成都东门内下莲池街拱背桥开办。机器局有技术人员和工人数百人,大小厂房一百多间,安装好购进的机器后,在投入生产最初的一年多时间内,自行制造出各种机器二十五台,多种工具和机器零件一万多件,洋枪一百多支,以及一些机械的零部件,共耗费银子七万多两。
(2)依据材料分析机器局创办的背景。
(3)成渝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区域,是邓小平、朱德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请列举出红军长征途中发生在该地区的三个重大事件。长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长征精神,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