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M2/s)和降水量(mm),据此完成21—22题。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空气对流活动强 | B.受地形阻挡,焚风效应强 |
C.台风活动 | 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
乙图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
C.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
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B.
C.D.
双选题,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加剧 | B.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
C.沙尘暴频发 | D.洪涝灾害增多 |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 | B.植被遭毁 |
C.气候恶化 | D.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