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当原线圈两端接电压U=200V的正弦交流电,且S断开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12V,电流表A的示数为0.1A,则 ( )
A.原、副线圈匝数比![]() |
B.R1消耗的功率是22W |
C.当开关S闭合时,R1消耗的功率变大 |
D.当开关S闭合时,交流电流的输出功率变大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
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 )
A.![]() |
B.![]() |
C.![]() |
D.![]() |
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
速度/(m·s-1)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10 |
12 |
20 |
15 |
18 |
X |
20 |
Y |
80 |
25 |
30 |
125 |
A.X=40,Y=24 B.X=45,Y=24
C.X=60,Y=22 D.X=50,Y=22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支架上用细线拴一个小球,线长为l(小球可看作质点),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升高的最大高度可能是(线未被拉断)()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等于2l |
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木块的加速度不变 |
B.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
C.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 |
D.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合外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