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部分导线已连接。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好。
(2)如果在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闭合开关后,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将向    偏;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迅速向右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向     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
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 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

如右图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 Hz的闪光器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为cm,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则A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______.(g取10 m/s2)

某待测电阻Rx(阻值约20Ω)。现在要较准确地测量其阻值,且测量时要求两电表的读数均大于其量程的1/3,实验室还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r1约为10Ω)
B.电流表A2(量程20mA,内阻r2=30Ω)
C.定值电阻R0(100Ω)
D.滑动变阻器R(0~10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V,内阻较小)
F.开关S与导线若干
(1)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并将图中元件标上相应符号;

(2)用已知量和一组直接测得的量写出测量电阻Rx的表达式为

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该图中有几点存在不妥,请提出改进的几点建议。

1
2
(2)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问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3)若在实验过程没有平衡摩擦力,图中纵坐标a是小车的加速度,横坐标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下列图像选项中正确的是()

下图为改进后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其中ABCDE为计数点,而且每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在C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