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遏的采潮暴雪灾害,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读“北疆降雪分布图”,回答23~25题。图示区域降雪主要分布在( )
A.山区 | B.高原 |
C.盆地 | D.平原 |
该地冬季多暴雪的原因是( )
A.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 |
B.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受到山地的抬升 |
C.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
D.冬季气温低,多降雪 |
春季积雪融化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 )
①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
②淹没农田,冲毁道路
③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
④融水冲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若上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
若上图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简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岩浆 | B.丙可能为沉积岩 |
C.①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 D.②可能表示重熔作用 |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
中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 B.东澳大利亚暖流 | C.加利福尼亚寒流 | D.日本暖流 |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1--2题。
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反气旋 | B.伏旱 | C.台风 | D.梅雨 |
6月下旬,图中四地降水最为丰富的是
A.O | B.P | C.Q | D.R |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9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
日期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最低气温 |
23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8 ℃ |
28 ℃ |
25 ℃ |
最高气温 |
31 ℃ |
32 ℃ |
33![]()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8 ℃ |
30 ℃ |
天气 |
多云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2009年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
2009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
C.开始进入秋季 |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
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2题。下图是卫星甲和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甲等于乙 | B.甲大于![]() |
C.甲小于乙 | D.无法确定 |
下面关于甲、乙两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
B.甲地是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 |
C.乙地所在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严重 |
D.甲、乙两地都是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