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 -4-12(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b)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其示数如图(c)所示.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 (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 Ω.
一只多用电表的测量电阻部分共分×1、×10、×100、×1 k四挡,表面电阻刻度如图(a)所示,某学生用这只多用电表来测一个电阻的阻值,他选择×100挡,并按使用规则正确的调整好了多用电表、测量时表针的偏转如下图所示(b),为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准确,他决定再测量一次,再次测量中,他应选择的是________挡;在后面所给的几个操作步骤中,不需要进行的是________(填步骤前的字母代号);在应该进行的操作步骤中,按顺序应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填步骤前的字母序号)
A.把两根表笔短接 |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上面所选择的量程上 |
C.将选择开关放置到交流电压的最高挡 |
D.在两表笔分离的情况下,调节电表的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最左端零位 |
E.把两根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指针稳定后读出电阻值
F.调节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1)每次换挡后,需重新________,再进行测量.
(2)如果表的指针偏转过大,为使测量比较精确,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挡位上.
(3)某次测电阻时,表的指针位置如上图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是________ Ω.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种电阻丝的电阻率.均匀电阻丝(总阻值在4~5 Ω之间)固定在刻度尺上的两端接线柱a和b上,刻度尺的中间有一个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c,c的上端为接线柱,触头c与电阻丝通常不接触,当用手按下时,才与电阻丝接触,且可在直尺上读出触点的位置.所用器材为:电压表(0~3 V,电阻约为3 kΩ)、电流表(0~0.6 A,电阻约为0.5 Ω)、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很小)、保护电阻R0=1 Ω、螺旋测微器、开关S和导线.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2.000 mm;
②正确连接电路,触头C移到右端,合上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0.5 A;
③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c的位置,分别测量出了多组a、c间电阻丝长度L及对应的电压U的数据,并据此在U-L坐标纸上描出了对应的点,如图所示.请你:
(1)在U-L坐标纸上绘出U-L图线;
(2)若测出U-L图线斜率为k,写出用d、I、k表示的该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
(3)代入有关数据求出该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 Ω·m.
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其长度L、直径d和电阻R.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读数如下图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 mm.
(2)若用图乙测金属丝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下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 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