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 B.开平煤矿 | C.安庆内军械所 | D.天津机器制造局 |
“1947年4月以来,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
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情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 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
A.英国的内阁与下院 | B.美国的总统与国会 |
C.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 | D.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 |
有同学在学习了《罗马人的法律》后,整理了一份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有( )
① 按产生先后排序是“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体现了平民的作用
③ 随着对外扩张,外邦人自动获得了公民权,万民法体系形成
④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