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图是某种绿色植物在乙图m点对应的温度和CO2浓度下测得的光合曲线,乙图是该植物在甲图中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所测得的光合强度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
(2)若甲图纵坐标Y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则a点表示的含义为                                    。若甲图纵坐标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O2的产生量,则a点表示的含义为                                          
(3)乙图所示的两种自变量都能影响的光合作用的             阶段。
(4)由乙图可以推知,甲图b点时若想进一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5)若短时间内由乙图中m点对应环境因素改变为n点,植物叶绿体内含量首先增加的物质是                    
(6)如何在乙图所示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以确定该植物在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2P和31P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合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和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如下图的结果。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G1、G2
(2)G2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上图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对上述实验结果生化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的比率与31P标记的亲代DNA分子一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 该病的遗传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基因控制的。
(2)若用A、a表示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和7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几率为________。
(4)7号、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如果他们生出的
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但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其大致过程如下:
Ⅰ.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液,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奶牛受精卵;
Ⅱ.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
Ⅲ.电脉冲刺激上述受精卵,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Ⅳ.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产生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请举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的方法:

(2)步骤Ⅰ中,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奶牛的精子进行处理。受精时,往往一个卵母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
(3)步骤Ⅱ中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之前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目的是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

(4)实验步骤Ⅲ中,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和动物血清。
(5)实验步骤Ⅳ中,应选择性别为的奶牛胚胎进行移植。
(6)若需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奶牛,现有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A:在步骤Ⅳ中将早期胚胎切割成二等份,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进行上述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至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分割时必须注意要将早期胚胎中的均等分割。
方法B:在步骤Ⅳ中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普通黄牛的
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新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后使之继续发育成小牛。
上述两种方法中,最能保持步骤Ⅳ中早期胚胎细胞遗传特征的是方法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代,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某些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头痛的事。“人耳老鼠”的培养成功,为人类器官移植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人耳老鼠”是一只裸鼠,全身没毛,红眼、尾长,“人耳”与裸鼠的躯干几乎等长。这只裸鼠背上的“人耳”形成的过程是:先用一种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后让人体的软骨组织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繁殖生长。一周以后,在裸鼠的背上割开一个口子,将培育过的这个“人耳”模子植入缝合,软骨组织的细胞不断增殖,聚羟基乙酸做成的支架慢慢地被机体降解吸收,使“人耳”和裸鼠融为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人耳”的软骨组织来自人体,但“人耳”外的皮肤则来自裸鼠。由于人的软骨组织对裸鼠来讲是一种非己成分,裸鼠必然要排斥,因此,这只“人耳老鼠”在缝合手术前已对其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其丧失了免疫力。它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故“人耳老鼠”要在无菌的环境下饲养。
(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通过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可以培养出人造组织器官,解决上述问题。ES细胞也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
,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2)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
;在功能上,具有。另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对它可以进行
,也可进行
(3)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以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其中核移植可以分为
。其中的难度明显高,原因是

(4)猪的内脏构造、大小、血管分布与人极为相似,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采用的方法是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器官。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2)该方法中促进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手段是用处理,生产上一般不能通过直接培养浆细胞的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原因是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