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善属文,工书画工:擅长
B.世宗以景故,不纳纳:接受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克:完成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赦:赦免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
① 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宜黄何尉序
陆九渊
①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难知也。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盖不难知者。夫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①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②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
②比干剖心,恶来知政;子胥鸱夷③,宰噽谋国。爵刑舛施,德业④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③鲁士师如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⑤,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⑥。下邑一尉,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④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遽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古代卷》)
【注】①式:通“轼”,装上车。②振:通“整”,整治,置办。③鸱夷:本意是皮囊,这里指沉尸河中。④业:恶业,罪孽。⑤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掌管刑狱,三次被贬。子文:春秋时楚国令尹,曾三次被贬。⑥祲:古代迷信的人所说的不祥之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以是不善于其令善:友好
B.爵刑舛施,德业倒植舛:相违背,错乱
C.其平狱治理之善狱:监牢
D.以却氛祲却:退,驱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令是不善于其尉举予人,如弃草芥
B.哀其穷而之裹囊以饯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舟
C.今有司所以处臧、何贤否曲直者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D.吾将有憾何君矣故燕王欲结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认为何坦应无憾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②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
③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④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
⑤何之归亦荣矣⑥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阳人何坦担任宜黄县尉,正直清廉,与贪赃枉法的县令不和,却与县令一同被上司罢免。
B.在作者看来,评价官员贤否曲直的标准是民心向背,何坦因受处罚而赢得了民心,实在是一件好事。
C.作者拿柳下惠和楚子文多次被贬却能保持平和心态来开导何坦,并认为他将来仍可施展才华。
D.作者对何坦不仅仅是安慰,还对他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希望他成为高尚有为的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
(2)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大历中举进士,为李怀光所辟,擢累监察御史。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因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母欲往视;怀光许可,戒妻子无偕行。鄘私遣之,怀光怒,欲加罪,谢曰:“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奈何不使妇往?”怀光止不问。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怀光觉,严兵召二人问之,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怀光不杀,囚之。河中平,马燧破械致礼,表佐其府,以言不用,辞归洛中。后召为吏部员外郎。
徐州张建封卒,兵乱,囚监军。帝以鄘刚敢,拜宣慰使,持节直入其军,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使复位,众不敢动。既还,旨,迁郎中。
元和五年,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王师讨蔡方急,郓寇李师道谋挠沮之,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是时兵兴,天子忧财乏,命盐铁副使程异驰江淮,诸道输货助军。鄘素富强,即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诸道以鄘为倡首,悉索以献,自此王师无匮乏之忧。
先是,吐突承璀①为监军,贵宠甚,鄘以刚严治,相礼惮,稍厚善。承璀归,数称荐之,召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幸进,及出祖,乐作泣下,谓诸将曰:“吾老安外镇,宰相岂吾任乎?”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改户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曰肃。
鄘强直无私,与杨凭、穆质、许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以气自任。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吐突承璀:唐朝宦官,唐宪宗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晋爵,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势的人物。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怀光以兄病卧洛且笃 绐:欺骗
B.既还,旨,迁郎中称 :宣称
C.诸道输货助军 讽:劝说
D.即府库留一岁储籍 :登记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鄘“强直无私”的一组是
①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 ②以言不用,辞归洛中 ③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 ④籍府库留一岁储,馀尽纳于朝 ⑤相礼惮,稍厚善 ⑥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鄘为人机智。李怀光反叛,李鄘与家人沦陷贼军中,他以兄长在洛阳患急病卧床不起为托词,让母亲和妻儿摆脱了李怀光的控制。
B.李鄘刚正果敢。徐州张建封去世,士兵变乱,囚禁了监军,李鄘召集将士,晓谕祸福,终使监军出狱,恢复职位。
C.李鄘忠于朝廷。战争兴起时,天子派人劝说诸道输送财货援助军用,李鄘留存储备后,其余都交纳给朝廷,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D.李鄘淡泊名利。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宰相之职,到达京城,称病坚决辞让相位,改任户部尚书,后来他在太子少傅的任上去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
(2)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敬亭传
清·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盂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云间:西晋文学家陆云家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常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因别称松江为“云间”。②句(gōu):同“勾”,勾画、描摹人物的性格。③优孟:春秋楚国的艺人。④简:选择。练:熟习。⑤咍(hāi)嗢(wà)噱(jué):这三个字都是笑的意思。⑥宁南:指左良玉,曾拥兵至八十万。⑦皖帅:指安徽提督杜宏域,他与柳敬亭是故交。⑧不知书:是说左良玉不是读书人出身。⑨檀板:檀木制的拍板,古时歌舞用来打拍子或伴奏。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使以其技鸣鸣:闻名
B.争延之使奏其技延:连续
C.从委巷活套中来者委:僻陋
D.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理:从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敬亭退凝神定气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B.致敬亭幕府赵尝五战
C.军中亦不敢说书目敬亭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五方土音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敬亭能成为颇具盛名的说书艺术家,不仅在于他具有说书艺术的禀赋,更在于他悉心研求技艺,不断丰富阅历,胸存忧国忧民情怀。
B.“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两句,既是对柳敬亭说书的思想和芝术所作的高度赞誉,也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C.作者通过写柳敬亭放荡不羁的生活,精湛不凡的技艺,攀附权贵的经历,以及处变不惊的态度,成功地刻画出这位艺术家的鲜明个性。
D.本文始终以说书岂术为立传基点,不管是写柳敬亭参与军事,还是写他得到异乎寻常的礼遇和令人羡慕的地位,都仍不离他说书艺人的身份。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②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请用斜线(/)为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限6处,3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贾谊不至公卿论
欧阳修
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孝文为称首,议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关谈。天子方欣然说之,倚以为用,而卒遭周勃、东阳之毁,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班史赞之以“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
予窃惑之,尝试论之曰:孝文之兴,汉三世矣。孤秦之弊未救,诸吕之危继作,南北兴两军之诛,京师新喋血之变。而文帝由代邸嗣汉位,天下初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斫雕,衣绨履革,务率敦朴,推行恭俭。故改作之议谦于未遑,制度之风阙然不讲者,二十余年矣。而谊因痛苦以悯世,太息而著论。况是时方隅未宁,表里未辑。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侯王僭拟。淮南、济北继以见戮。谊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愿试属国以系单于之颈,请分诸子以弱侯王之势。上徒善其言,而不用。
又若鉴泰俗之薄恶,指汉风之奢侈,叹屋壁之帝服,愤优倡之为后饰。请设庠序,述宗周之长久:深戒刑罚,明孤秦之速亡。譬人主之如堂,所以优臣子之礼:置天下于大器,所以见安危之几。诸所以日不可胜,而文帝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谊之所言,略施行矣。故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然卒以不用者,得非孝文之初立日浅,而宿将老臣方握其事,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缯贾竖之人,朴而少文,昧于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谪去。则谊之不遇,可胜叹哉!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捭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
【注】①诸吕:吕后家族。②破觚斫雕:觚,读音gfl,一种酒器。砸坏酒具,劈掉雕绘之器,杜绝奢侈。③改作:指改正朔,易服色。改正朔,指颁订新的历法;易服色,指改变车马和祭牲的颜色、法令、礼俗。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徒善其言,而不用能够
B.叹屋壁之帝服遭遇
C.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阐明
D.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况且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贾谊“不至公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遭周勃、东阳之毁②京师新喋血之变
③天下初定,人心未集④谊之所言,略施行矣
⑤孝文之初立日浅⑥朴而少文,昧于大体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议论的人认为,在汉代兴盛时期,孝文帝革除弊端、移风易俗贡献最多:贾谊主张礼乐、建立制度,贴近当世时务,成为美谈。
B.孝文帝继位时,汉朝面临内忧外患,孝文帝无暇他顾,所以贾谊改正朔、易服色的建议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未得到采纳。
C.贾谊忠于汉室,反对奢靡,重视文化教育,建议“深戒刑罚”,其品行和能力得到了后世司马迁、刘向等人的认同。
D.作者认为如能重用贾谊,那么孝文帝张扬汉朝风度,登上三皇之首便轻而易举。文章以假设论证的形式,突出了贾谊杰出的政治才能。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3分)
②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侯王僭拟,淮南、济北继以见戮。(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