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元素高价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如KMnO4、Na2WO4(钨酸钠)等,钨的最高价为+6价。现有钨酸钠晶体(Na2WO4·2 H2O)0.990g加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量的
锌和稀H2SO4,反应生成一种蓝色化合物(可看作含+5价、+6价混合价态的钨的氧化物)且无H2产生。现用0.044mol/L KMnO4酸性溶液滴定这种蓝色化合物恰好将其氧化为一种黄色化合物,KMnO4中的+7价锰被还原成Mn2+,共耗去KMnO4酸性溶液8.20mL(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6价的W的化合物)。上述蓝色化合物是
| A.W10O21 | B.W8O22 | C.W10O27 | D.W5O14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浓硫酸中钝化 |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氯气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氯气与淀粉反应 |
| D.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的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2.5% | B.大于12.5% |
| C.小于12.5% | D.无法确定 |
关于114号元素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其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 B.+2价比+4价稳定 |
| C.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 4 个电子 |
| D.有+2、+3、+4价 |
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SiO2 <CO2 <SO3 <P2O5 | B.SiO2 <CO2 < P2O5 < SO3 |
| C.CO2 < SiO2 < P2O5< SO3 | D.CO2 < P2O5< SO3 < SiO2 |
An+、B(n+1)+、Cn—、D(n+1)—都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D |
|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BACD |
| C.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DCAB |
| D.阴离子的还原性C小于D |